(学生通讯员 李珍 审核人 袁群)根据学生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安排,4月21日下午,我院于人文楼N207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五讲。我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黄大杰,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本次活动。18级商务英语二班金碧霞、李倩和杨丽三位同学依次讲述了“舍身救列车——欧阳海”、“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金碧霞讲述了欧阳海的故事。欧阳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英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爱民模范,也是继雷锋之后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涌现出的又一名共产主义战士。金碧霞为同学们讲述了欧阳海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舍身救列车。1963年11月18日,欧阳海随军野营训练,路过京广铁路时,炮连一匹马受火车鸣笛惊恐,突然跨上铁路,在火车与马即将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将马推出铁路,避免了列车出轨,保障了旅客安全,自己负重伤,壮烈牺牲。欧阳海用自己舍身推战马、勇救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壮举,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金碧霞还提到,在1964年,中国共产党广州军区委员会追授欧阳海一等功和“爱民模范”荣誉称号,2009年9月,欧阳海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倩分享了焦裕禄的故事。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在2019年9月25日,他获得了“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李倩从凄惨童年、加入组织、任职兰考、肝癌去世四个阶段细致地介绍了焦裕禄,其中任职兰考是焦裕禄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也是“焦裕禄精神”缔造时刻。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兰考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焦裕禄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即使焦裕禄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李倩为同学们具体介绍了“焦裕禄精神”,即: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和无私奉献,并鼓舞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也要学习“焦裕禄精神”。
杨丽介绍了袁隆平的故事。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杨丽简要讲述了袁隆平的事迹,袁隆平出生在动乱年代,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在重庆求学时,经历了大轰炸,因此他明白,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十分痛心,之所以选择农业报国,源自袁隆平想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不断努力搞科研,终于在1973年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在世界之林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和尊严。
不忘来路,才能行稳致远。本次党史故事让学生党员们学习了各界人士为了中华民族而奉献自我的伟大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